24

2023

-

05

动脉瘤形成、生长及治疗方案 收藏这篇 一分钟读懂

作者:


颅内动脉瘤为脑动脉管壁局部薄弱区不同程度的向外囊性膨出,好发于40~60岁,女性多见,发病率约为3.2%。准确地说,未破裂颅内动脉瘤(UIA)是一个非常危险的疾病,因为它可能随时破裂,继而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和相关并发症。

 颅内动脉瘤的成因

颅内动脉瘤的形成涉及血管壁成分和结构的病理变化,多因易感基因遗传、环境和流行病学风险因素等叠加所致。虽然血流动力学、动脉硬化、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和吸烟等可能都参与动脉瘤的发生和发展,但影响动脉瘤早期形成的确切因素尚不清楚。

颅内动脉瘤的形成和生长

颅内动脉瘤往往发生在动脉分支处,因为这些部位普遍存在较大的剪切应力和湍流。动脉分叉处细织与形态结构的变化,如血管发育不良、更尖锐的角度或更复杂的曲率,会进一步增加血流动力学应力,从而使得动脉瘤易感性增加。就血流动力学而言,动脉壁上较高的剪切力和正向剪切力梯度都主要集中在动脉壁的一小段上,目前认为这是动脉瘤产生和形成的关键因素。

由于此类动力学特征通常发生在特定位置,故动脉瘤也常发生在Willis环中相对固定的位置。研究显示,大约90%的脑动脉瘤发生于前循环,更准确地说,约30%~35%的动脉瘤发生于前交通动脉,30%发生于颈内动脉,20%发生于大脑中动脉;其余10%发生于后循环,一半位于基底动脉顶端,另一半分布于其他动脉,如小脑后下动脉、椎-基底动脉交界处及小脑上、下动脉。

 

动脉瘤的生长

根据动脉瘤研究理论,当面临急性突发损伤时,新形成的动脉瘤壁可能会在“年轻”时迅速增大并破裂;反之,也可能随着时间推移,受损的瘤壁结构不断修复,从而使得“老年”动脉瘤的未来出血风险显著降低。“老年”动脉瘤可能在一段时间内保持“静止”,或可能在外力作用下继续生长并发生破裂(如下图)。

动脉瘤形成、生长和破裂过程可能出现的次序

动脉瘤形成后,破裂和修复之间的力量可能达到一种平衡,从而使得动脉瘤可以长期保持稳定(A)。然而,如果“年轻”动脉瘤壁的机械完整性遭到严重破坏,动脉瘤在形成后不久就可能破裂(B)。也可能通过代偿机制,修复并重塑血管壁,从而导致动脉瘤持续生长(C)。通过这种代偿机制,可能实现动脉瘤的稳定性,但也可能达不到维持平衡的程度从而导致动脉瘤破裂(D)随着动脉瘤囊壁脆弱区的不断扩大,尤其是形成子囊后,很容易很快发生破裂(E)在其他情况下,随着时间的推移,动脉瘤可能会变得非常大,并伴有血栓形成,导致邻近神经结构受压(F)。

 

动脉瘤的治疗

脑动脉瘤治疗方法主要有手术夹闭和介入栓塞两种方法,传统的治疗方式为手术夹闭,但是手术风险及难度很高;随着血管内治疗技术的发展,支架辅助栓塞、血流导向装置等介入技术的进步使得该部位动脉瘤得到了有效的治疗。

以下是以创导三维颅内动脉瘤血管模型进行的介入手术操作演示。

 

颅内动脉瘤血管模型展示

宁波创导三维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创立于2015年,是中国最早开展3D打印功能化、复杂化、高仿真医疗模型的科技型企业。公司致力于3D打印血管介入、内窥镜训练、医用外科医疗模型及血流动力学模拟泵等产品的系统研发、生产及销售,客户遍布欧、亚、非、澳、美等世界各大洲。

 

创导三维拥有一批高素质的管理和技术创新团队,核心成员由国际一流大学博士后/博士、长江学者、国家工程院院士及国内著名高等院校教授等组成,依托美国Drexel 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阳理工大学等名校专业背景,将国际化与本土化设计理念有机结合,深入研究各个项目特质,提供针对性的个性化专业设计解决方案。目前主要服务于微创手术器械上市前的研发、测试以及器械演示、手术培训等。

动脉瘤血管模型,颅内动脉瘤血管模型,血管模型,定制化血管模型

SAF Coolest v1.2 设置面板JVYSS-ZJUP-FQXAE-AWW

图片ALT信息: 创导三维
违禁词: 第一,最,一流,领先,独一无二,王者,龙头,领导者,极致,
修改浏览器滑块样式: 4px,4px,#0e429a

无数据提示

Sorry,当前栏目暂无内容

您可以查看其他栏目或返回 首页

SVG图标库请自行添加图标,用div包起来,并命名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