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2023

-

09

重磅!医疗器械管理法首次被列入立法规划!

作者:


9月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发布,在第二类“需要抓紧工作、条件成熟时提请审议的法律草案”项目中,医疗器械管理法首次被列入立法规划。这是继药师法、医疗保障法后,又一部医药卫生领域被列入立法规划。

医疗器械监管发展历史

我国在2000年1月颁布《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标志着医疗器械监管初步迈入法制化、规范化时代,其后在2014年和2020年先后经过两次重要修订,内容体系逐步完善,立法质量不断提升。此外,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及其下属的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中心先后发布《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等医疗器械监管部门配套规章14部,140余份规范性文件,550余项技术审查指导原则为支撑的法规制度体系。但《医疗器械管理法》迟迟没有出台。

立法必要性

目前,医疗器械的标准已经接近2000项,重复且繁杂,针对现阶段部分企业无法达标的情况,部分地区相关部门不得不适当放宽执法标准。且伴随着医疗器械行业的快速发展,新问题、新情况也层出不穷,单靠行政条例的约束并不能很好地设定法律主体责任,‘以行代刑’亦不利于行业的规范发展,因此,我国当前医疗器械监管进行立法十分必要。

立法方向规划

立法是要将国家对于医疗器械监管的指导方针、政策和既往行之有效的措施等上升为法律形式固定下来,而将被证实运行不畅的制度废除,规范全国层面的执法原则和标准,长期来看,对于医疗器械行业的科学监管和可持续发展而言,一定是个好事。

医法汇创始人张勇建议,一方面,医疗器械管理应当以人民健康为中心,遵循“四个最严”要求的原则,其次还要坚持从我国当前医疗器械行业发展和监管的实际情况出发,加强监管的前瞻性,着重加强安全监管,明晰主体责任,落实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

宋华琳建议,参考国际经验,立法应当完善对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监管和引导,明确包括产品分类管理与标准管理、注册与备案、生产管理、经营、使用和进口管理、不良事件监测与处理、法律责任等关键问题。

我们相信,《医疗器械管理法》的制定意味着医疗器械行业的法律、法规和监管机制更加完善,但并不是行业的‘紧箍咒’,而是为了给行业提供一个发展的‘方向标’。医疗器械行业的升级转型,需要具有前瞻性的法律法规体系支持和引导。

让我们共同关注医疗器械管理法的发布,也期待着立法能够为我国医疗器械发展指明道路,帮助医疗器械行业更好的实现升级转型。

血管介入模型,介入器械,内窥镜模型,医疗器械,创导三维

SAF Coolest v1.2 设置面板JVYSS-ZJUP-FQXAE-AWW

图片ALT信息: 创导三维
违禁词: 第一,最,一流,领先,独一无二,王者,龙头,领导者,极致,
修改浏览器滑块样式: 4px,4px,#0e429a

无数据提示

Sorry,当前栏目暂无内容

您可以查看其他栏目或返回 首页

SVG图标库请自行添加图标,用div包起来,并命名使用